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中国特医食品领域有哪些企业在布局?

2018-05-29 by 博风集团

近年来,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简称特医食品)领域因为刚起步、潜力大,在我国被称为是“黎明行业”,也被看作大健康领域的又一片蓝海。制药企业凭借着“临床有需求、自身有优势”,纷纷摩拳擦掌,将其作为跨界转型的新战场。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是为了满足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对营养素或膳食的特殊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该类产品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单独食用或与其他食品配合食用。 为了对特医食品做出正确合规的市场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也出台相关政策法律统一管理。

201637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颁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办法》,办法于201671日起施行。

201712月底,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调整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注册管理过渡期的公告》(2017139号)。公告明确特医食品注册管理过渡期也从原来的201811日延长至201911日,为企业充分预留了申请注册的时间。 

随着政策出台,将进一步规范“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市场,同时也将推动特医食品领域的资本运作,会有更多的国际品牌进入中国,中国特医食品领域将进入品牌战国时代。

消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在全世界,尤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系统。

目前,全球特殊医学用途食品的市场规模大约为640亿元。其中,欧美市场规模为450亿元,日韩市场规模为185亿元。而中国特殊医学用途食品市场规模仅为6亿元,消费规模仅占全球市场的1%,远未满足市场需求。 据智研咨询,2017年中国特医食品行业规模达到33.7亿元,较2016年同期增长30.12%

 

2017年中国特医食品产量为2.47万吨,同比增37%2017年中国特医食品行业需求量为3.66万吨,同比增长27.53%

特医食品是最近两年食品界新出现的“香饽饽”,然而,截至20185月底,全国只有6个产品获准注册,其中仅1个来自国内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特医食品行业在国外发展较为完备,而国内刚刚起步的现状。 

与食品企业相比,发展特医食品,药企存在诸多优势。首先,特医食品的注册管理制度参照了药品管理,制药企业无论在研发、注册还是临床试验等环节都比较有经验,进行特医食品注册会相对得心应手。其次,药品研发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的特点,在特医食品的研发过程中,药企也会投入足够的耐心和资源。再次,医院是特医食品的终端,而药企有着丰富的医院销售经验。有业内人士将药企借助医院渠道销售特医食品比作是“在同一条河上行两条船”。最后,国家在特医食品注册要求、研发生产、全项目检验、GMP厂房设备等方面均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和标准,这就要求企业有足够的经济和技术实力以满足相关生产要求。

业内普遍认为,药企跨入保健食品行业是大势所趋。有医药和保健品经营经验的药企更有可能进入特医食品行业。 

特医食品是2016年起国家重点推动的大健康品项,其兼具药品的科学严谨性和营养食品的市场扩张性,且与OTC共享营销资源,药企具有开发特医食品的专业优势,关键是如何迈出第一步——建立产品研发系统。 

不过,特医食品市场虽大,门槛却不低,对于缺少医学背景的中国保健品企业而言,投资风险可能大过回报预期。

中国特医食品产业尚在起步阶段,发展滞后,研发人员非常缺乏,注册进度缓慢。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行业应当做更多的准备。

 

来源:医药并购圈

 

博风集团 版权所有 法律声明 沪ICP备12009071号 网站支持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