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融资租赁 发展的“隐形门” 仍需努力
作为国际公认的第二大融资工具,融资租赁对缓解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加快企业设备更新,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作用不可小觑。本月初,国务院办公厅接连发布两份文件,对融资租赁业创新发展作出部署。
制造业支撑着珠三角经济数十年的高速发展,而今正向高端化转型。广州凭借产业基础与现代服务业集聚优势,发展融资租赁可谓雄心勃勃。但雄心背后亦有隐忧,税负、法律问题浮出水面,正待在急速发展中予以重视。
2013年8月1日“营改增”试点在全国展开后,让融资租赁企业大步向前的步伐突然慢了下来。
据了解,财税〔2013〕37号《关于在全国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税收政策的通知》规定,规定融资租赁公司对当期收到的租金须全额开具增值税发票,即全额征税。而且,“营改增”后,税率则由5%提高到17%,税负比营业税增加了近3倍。
“这意味着,本金和利息部分全额要开增值税发票。”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比如说一瓶矿泉水进价是1元,卖价2元,增值部分是1元。“37号文”发布之前,需交增值税为增值部分乘以税率5%共0.05元。但现在,要求2元全额开增值税发票,要交的税就是2元乘以税率17%共0.34元,是原来的6.8倍。
“37号文”发布后,一路高歌猛进的融资租赁行业几乎停摆。据统计,2013年三季度末全国融资租赁合同余额为19000亿元,较6月底环比增长为零,是2007年来首次出现规模增长停滞。为此,国家税务总局在听取各方意见后对政策作了修改。
目前,另一个问题是,缺少统一的融资租赁物所有权登记机关,租赁公司利益难以保障。融资租赁的主要风险在于承租人能否按期偿还租金,以及是否欺骗第三方称自己拥有该设备的所有权,并擅自将其出售给第三方。“根据我国《动产抵押登记办法》,目前只有飞机、船舶、车等交通工具可以登记。平时租赁的设备机器都没有办法登记备案,这就存在一定的风险。例如设备被转卖、租金无法按时回收等。”业内人士解释道。
由于涉及的法律关系相对复杂,加之相关法律尚不完备,融资租赁领域的纠纷多发。据统计,2008年,全国法院受理融资租赁纠纷有800多件,到了2013年,纠纷案件已达8000多件。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指导意见虽然仅是纲要式的文件,但首次将支持融资租赁发展上升至国务院层面,对整个融资租赁业而言是重大的利好。
南方日报记者 陈思勤
数据
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企业总数已达3185家,较2012年底增加了近1/3,行业注册资金、合同余额分别也增加了3419亿元、4550亿元。从广东来看,融资租赁企业也超过500家,广州和深圳占据了九成。
在目前广州已有的154家融资租赁企业中,有金融租赁业1家,非金融系租赁企业中内资试点融资租赁企业4家,外商投资融资租赁企业149家,约占全国企业总数5%,全市各类融资租赁企业注册资金约合595亿元,约占全国注册资金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