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互联网金融行业蓝皮书发布:资金缺口超3万亿
8月18日,《中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发展报告2016》下称“蓝皮书”在北京发布。蓝皮书预计,到2020年,中国“三农”互联网金融总规模将达3200亿元。书中指出,自2014年起,我国“三农”金融缺口达3.05万亿,以网络借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手段,将成为缓解中国“三农”领域的金融供给短缺问题的主要出路。
该书由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专家编写,依据网贷平台翼龙贷提供的数十万农户数据,对“三农”互联网金融的规模、模式、路径等进行总结,实现了首次对互联网金融切入“三农”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定量分析,被业界看作中国首本“三农”互联网金融行业蓝皮书。
蓝皮书课题组基于农业生产需求,对“三农”金融需求缺口进行测算,结果显示2014年中国“三农”领域的贷款投入需求约8.45万亿元,减去实际农户贷款余额5.4万亿元,缺口达3.05万亿元,“三农”金融有效供给严重不足。
据蓝皮书统计,2015年中国“三农”互联网金融的规模为125亿元,“十三五”时期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到2020年,“三农”互联网金融总体规模将达3200亿元,在“三农”金融领域的占比提高至4%—5%,成为“三农”金融缺口的有效补充。
《蓝皮书》同时指出,从整体上看,我国“三农”互联网金融地规模与整体量都非常小。以P2P为例,在全国2000多家正在运营地P2P网贷平台中,专注于“三农”互联网金融地平台不到10家,且大部分都是2015年新上线的。从未来发展态势,随着淘宝、京东等电商巨头介入“三农”互联网金融领域,以及2015年新涌现的一大批“三农”互联网金融平台,预计2016年“三农” 互联网金融将有爆发式增长。
社科院专家认为,相比于一般金融,“三农”金融的成本更高、风险更大,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展“三农”业务,亟需政策大力支持。例如,建立关于农户或贫困人群的开放使用的公共数据库,建立范围广泛的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在成本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提供更多政策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