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或将新发卫星 “一带一路”通信信号全覆盖
“一带一路”规划的提出被认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中国经营报》记者获悉,为了保障“一带一路”通信卫星信号无障碍,国内的相关企业和政府机构已经对“一带一路”的卫星发射进行了规划和研究,未来三年到五年内,将发射多颗通信卫星,与此同时,“一带一路”途经国家的通信信号也将逐步实现全覆盖。从而在通信领域为“一带一路”铺平道路。
2018年或实现全覆盖
3月28日,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指出“一带一路”路线图,标志着“一带一路”步入全面推进阶段。“一带一路”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新的重点。
按照这一线路图,“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三个走向,从中国出发,一是经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二是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三是中国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两条,一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二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这些途经地区有高山、有海洋,甚至有戈壁沙漠,以前对这些地区的卫星覆盖较差,其他地区即使被覆盖也由于工作频段相对较低,带宽较窄,无法满足未来一带一路对大数据传输、商务和娱乐的井喷式需求,另外由于这一地区被不同卫星、不同频段覆盖,缺乏统一规划,很难实现无缝连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项目技术经理李峰表示。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坐着飞机上网,在飞跃‘一带一路’时,连接互联网工作,或者娱乐上网,飞跃不同卫星信号,会出现信号不稳定,甚至中断信号的情况。”
这一情况对商业往来显然是不利的。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已经有相关部门和企业对‘一带一路’的卫星覆盖问题进行规划,中国卫通希望把计划发射的新卫星覆盖‘一带一路’。”
据了解,目前国内主要的卫星运营企业为中国卫通集团,而中国卫通也正在计划,在未来几年,利用我国正在研制的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发射大容量Ka波段的通信卫星。
有分析指出,Ka波段卫星宽带服务已经在全球航空市场上获得广泛认可和快速发展,Ka波段具有频带宽、设备尺寸小等优势,可以用于高速、高容量和可靠、具成本效益的宽带通信。
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卫星发射还有待突破。
在中国卫通母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官网上显示,“在Ka频段宽带卫星通信时代,中国卫通要负责建设地面关口站及相关运营支撑系统,以形成向用户直接提供服务的能力。”
此外,在中国卫通的官网上显示,近日,卫通集团已经与中国通号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中国通号是为高铁信号进行服务的企业,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企业。
对于是否将新卫星用作全面覆盖“一带一路”一事,中国卫通未给予记者答复。
外界预估,中国将在2018年前后发射东方红5号卫星平台,解释可以为Ka卫星服务。
卫星将随高铁、核电站一起“走出去”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访的时候多次向国际推销中国高铁和核电,被媒体评为中国最牛推销员,而中国卫星制造行业也在寻找“走出去”的机遇。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通信卫星技术已经位于国际前列,在国际地位上,不亚于高铁和核电技术。”李峰表示,“目前,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的通信卫星,由于质量可靠,交付及时,性能稳定,表现优异,在与欧美发达国家卫星制造的激烈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不断获得新的订单。”
李峰举例说,“按照国际惯例,比如民用通信卫星发射之前,都要给卫星购买发射以及在轨第一年保险。当年,第一颗基于东方红4号发射平台的通信卫星的保险费率是20%,高于国际水平3~5个百分点,而现在由于中国卫星技术可靠性较高,并多次获得国外卫星订单,保险费率已经降为7%以下,这已经低于国际市场的同期水平,说明我们的卫星技术已经获得用户和国际保险界的高度认可,对我们承接国外通信卫星项目非常有利。”
据了解,目前全球对卫星转发器的需求呈现强劲的上升趋势,2020年前还将保持持续增长趋势,2014年至2018年全球静止轨道商业通信卫星市值增长超过三分之一,发射总量超过100颗,非洲、中东等运营商投资和政府采购呈现出增长态势。
“现在,‘一带一路’的蓝图带来的大数据传输和商务娱乐需求的发展较为迅速,这为卫星制造和发射提供了较大的市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通信卫星总体技术专家周志成表示,“我们未来的卫星设计和制造中,将会全面实现国产化和自主可控,将给国内相关产业带来机遇。”
“我们一直希望李克强总理在出访的时候,把中国的卫星项目也带出去。”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市场人士表示。
此前有数据显示,在目前全球超1000颗卫星的背后,存在一个庞大的卫星产业。仅在2011年,这个产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773亿美元。而2001~2011年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增长高达175%。而近年随着汽车、手机等日用品的智能化程度提高,这一市场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目前,中国铁建同尼日利亚签署了高达119.7亿美元的铁路建设合同,这是中国企业签署的最大金额的单笔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