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粮化”升级 土豆也能当干粮
在最近几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粮食安全”的讨论中,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净进口使得中国人的粮袋系在别人腰间,始终是最揪心的话题。不过,一旦马铃薯“翻身”进入“主粮界”,我国的粮食安全将会多一层保障。
在近日召开的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讨会上,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表示,我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目前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马铃薯将成为稻米、小麦、玉米之外的第四大主粮作物。
余欣荣还表示,今后要通过推进马铃薯主粮化,因地制宜扩大种植面积,在不挤占三大主粮的前提下,由目前的8000多万亩扩大到1.5亿亩,把马铃薯亩产量提高到2吨以上,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此消息一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中研普华分析表示,在其余主粮作物增产空间小、生态环境压力增大、消费者营养不均衡的背景下,存在让马铃薯升级为主粮的必要性。但是,考虑到可能要从吃白面馒头变成吃土豆面馒头,也有人将马铃薯主粮化形容为“退步”。
事实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早已将马铃薯列为第四大主粮,欧洲等西方国家早就把土豆当作主食了。在《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时,英国民众也曾仿照制作了《舌尖上的英国》,而土豆就是唯一的主角。
“发达国家的马铃薯人均消费量在80千克/年,而我国仅为14千克/年。在我国,目前仅山西、甘肃等西北部分略偏远地区将土豆作为日常粮食的重要补充,在其他地区均是以菜用为主,菜用比例达到70%以上。”卓创资讯分析师贺坦告诉《中国贸易报》记者,马铃薯主粮化战略若实施顺利,一方面可以缓解近年来我国日益严峻的粮食危机,破解三大主粮增产后劲不足的难题,另一方面可以增加马铃薯的市场需求,缓解近几年马铃薯价格的暴涨暴跌,保障农户收益。
不过,贺坦指出,我国马铃薯深加工行业发展程度依然不高,如何通过创新制造消费者更容易接受的食品是目前最大的难题,也是推进马铃薯主粮化的关键。
另外,纵然纳入国家战略考量,也只能采取引导的办法,让人们的餐桌上逐步增加马铃薯的分量。因为国人的饮食喜好既有民族的习惯,亦有地域的差异,饮食习惯的改变既不能凭借人力因素强行为之,更不可能在短期内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