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红线的核心是保护耕地产能
坚守耕地红线,确保粮食安全,核心是要守住18亿亩耕地的持续增产能力。良田建设的意义在于进行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提升耕地持续增产能力,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夯下深厚“地基”。
近些年来,各地出现了一些让人忧虑的苗头,如果任其发展,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耕地的质量和粮食产能。
一是各类城乡生产生活排污对耕地造成面源污染,导致一些土地变成了三类、劣三类土地,已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其侵害一点也不亚于乱占耕地。
二是各类建设占用耕地造成粮食产能损耗。发展经济要占用耕地,但18亿亩耕地还不能减少,目前协调的办法就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占补平衡”,即占多少补多少,确保耕地总量不减。但是在现实中,很多被占用的耕地都是基本农田,是优质耕地,而补回来的耕地却是“生地”,甚至是劣质土地,往往是“一年种,两年荒,三年回到旧模样”,其生产能力和良田相比大大“缩水”。这种简单的“占补平衡”,表面上来看是守住了耕地,其实守住的也就是一个“数字”,耕地被隐性侵蚀。产能是耕地质量的最终体现,损失了产能,即便守住了18亿亩耕地,也难保国家粮食安全。
因此,全面、深刻地理解坚守耕地红线的内涵十分重要。不仅要坚守18亿亩的“红线”硬杠杠,而且还需要大力推进良田建设,保护耕地产能,全面提升耕地持续增产能力。
一方面,要用制度保护“存量”。保护现有耕地不受污染、不受侵占。需要从污染责任追究、融资机制、修复路线选择等方面入手,大力防治农村土壤污染。同时,从国家战略层面做好顶层设计,探索耕地占补的综合效益评估和补偿机制,建立易地补充耕地的粮食生产考核机制,综合利用包括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等措施,技术支撑和制度管控双管齐下,对耕地不仅要保护好数量,更要建设好质量。
另一方面,需要“科技当家”来提高“增量”。在土地整治中,先行加强良田建设,依靠科技创新,解决土地整治的瓶颈技术问题,形成可持续运行的技术支撑,最终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土地整治从单纯注重数量向质量和生态并重方向转变。